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北京2022年冬奥会越来越近,赛事筹备工作准备就绪,中国冰雪健儿的备战也进入到最后的冲刺阶段。在国家队运动员奋勇拼搏、全力训练的同时,还有一群人也在忙碌着,他们就是为冬奥、为国家队提供保障服务的团队。冬奥在即,这些幕后团队在忙些什么,他们是怎样在疫情期间保障国家队安全有序训练,助力北京冬奥会备战工作的呢?前不久,记者来到了国家队冰上项目训练基地之一——北京首钢园的国家冬季运动训练中心。
作为冰上运动项目的训练场馆,制冰无疑是训练场馆保障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个训练中心有花样滑冰、短道速滑、冰壶、冰球四个训练场馆,临近冬奥,国家队的训练越紧,首钢园国家冬季运动训练中心场地主管、制冰师刘永亮和他的制冰团队就越忙。
刘永亮说:“他们穿的冰鞋上面有冰刀,尤其是跳跃的时候,或者有大的动作,冰面是有划痕的,冰刀扎在冰面上是形成坑的。基本上训练2个小时左右,冰面就不能用了。”
国家队每天都有固定的训练时间,为了配合国家队的训练,制冰师只能在队员们训练的间隙上场修冰。
刘永亮说:“每场冰之间给我们30分钟到40分钟的时间去修冰,用浇冰车把冰面全部刮一遍,刮的同时需要洒水,大概是在50度到60度之间的热水,要把这些冰碴融掉,融掉以后再冻上,就相当于整个冰面重新做了一遍,每天都需要大概五次到六次的修冰。”
要同时负责几支国家队的制冰保障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每天修冰的日常,刘永亮还要统筹协调12人的制冰团队,配合几支国家队训练和比赛的日程进行人员调整。
11月初,有队伍从国外比赛回到训练基地,需要安排制冰师和队伍一起隔离,进行封闭式训练。12月初又接到通知,要为另一支回到训练基地的队伍制作一块新冰。
刘永亮说,要制作一块冰,最少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从制作底冰开始到最后的投入使用,一共有七八道工序,每个环节都马虎不得。
刘永亮说:“制完底冰然后喷漆,像冰球(场地)需要画线再封冰、贴LOGO,把LOGO贴好以后做中间层的冰,就是增厚。达到所需要的厚度以后就得上冰车,不平的地方刮平,用热水去润冰。”
别看刘永亮现在说得头头是道,四年前,他对制冰还一窍不通。这个12人的制冰团队一多半都是首钢生产时期各个岗位上的普通工人,从普通工人到专业制冰团队,他们的转型也正是这些年来首钢从一个重工业基地变迁至今的一个缩影。
诞生于1919年的首钢,如今已走过百年。进入21世纪,为适应我国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要求,从2003年开始,首钢进入搬迁调整、实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阶段。停产后的老厂区告别了往日的喧嚣,曾经钢花四溅、钢水奔流的场景留在了记忆中。
关键词: